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欧美及日韩大牌化妆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下,国内消费者的化妆品消费理念逐步增强,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数据,2011-2022年我国化妆品的市场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2011-2019年市场规模增长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我国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2309.44亿元增长到了2022年的6164.33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9.3%。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化妆品类零售市场总额达2071亿元,同比增长8.6%,跑赢社零大盘,创历史最高值。但具体落地到行业,品牌的“体感”却大不相同。尤其是消费信心的普遍不足,让很多经营者陷入焦虑,加速“卷”的姿势,担心在这一轮变革周期中被淘汰出局。
高档化妆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
(资料图片)
高端(奢侈)化妆品市场和高档化妆品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如娇兰(Guerlain)、克里斯汀•迪奥(CD)、香奈儿(Chanel)、娇韵诗(Clarins)、兰蔻(Lancome)、雅诗兰黛(Estee Lauder)等。该类品牌主要定位于较高收入水平的少数消费者,其利用其国际品牌优势在国内大城市的百货商场设立专柜,以树立高端品牌和高端消费的形象。2020年受疫情冲击,中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化妆品网上销售额也在不断增长,不论是中高档品牌还是大众品牌都在进行互联网布局,通过电商渠道扩大覆盖范围提高销售能力,电子商务给各品牌提供了实体店以外的另一个竞争平台。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高档化妆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
在中国化妆品市场中,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品牌占据,海蓝之谜、赫莲娜、迪奥、香奈儿、娇韵诗、兰蔻、雅诗兰黛等品牌竞争实力较强。近年来,随着中国化妆品品牌建设能力和研发实力的提升,开始有部分品牌迈入高端市场,包括毛戈平、珀莱雅等品牌。在2022年天猫平台“双十一”期间,欧莱雅、雅诗兰黛、兰蔻等品牌销售额领先,其中欧莱雅销售额超过27亿元,排名天猫美妆品牌第一。
当“消失的中产阶级”和“消费降级”成为今年以来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高端美妆的生意还好做吗?
从第三方线上平台监测数据可见,在“年中考”6.18中,高端品牌展现出强大攻势,依然稳居排行榜前列。
仔细研究发现,真正代表高端消费的高奢美妆品牌赫莲娜和海蓝之谜等在成交均价和销售额都呈现双增长。和奢侈品类似,整体业务并未受到影响。
而代表中产阶级消费主力中高端品牌,遭遇巨大的挑战。他们几乎是和平台一起以“破价”方式捍卫了自身市场份额:在整体优惠力度比去年6.18还大的情况下,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情况。
据统计,2016年化妆品客单均价是284元,在2020年突破500元后到2022年已增至788元。按照城市层级看,一线城市的化妆品消费均价为716元,同比增长13%;二线城市为686元,同比增长17%,而三线城市为643元,同比增长为23%。在同样增长的曲线上,下沉市场的增速比一二线城市更突出,且均价水平仍有上涨空间。
对于高端消费市场的潜力,欧莱雅表达了极为乐观的态度。在4月召开的财报会上欧莱雅中国指出,从2016年到2021年,即使期间受到疫情影响,但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调节,中国高档美妆市场五年里一直保持着35%-40%间的增长。
从疫情笼罩下的2022年情况看,包括LVMH旗下的茶灵、爱茉莉太平洋旗下赫妍等高端品牌,面临较大挑战。“大厂”开始祛魅,仅靠一个故事已很难打动精明的中国消费者。哪怕是SK-II等曾经显赫一时的成熟高端品牌,也面临显著的增长压力。
高档化妆品行业发展趋势
伴随着化妆品消费人口的减少,当整个产业步入存量市场阶段,“消费渗透率”的增长对化妆品整体大盘的贡献度从现在开始将会逐渐下降。
在外资品牌们开始以“克制”态度应对竞争内卷的同时,中国本土品牌也开始在科技与艺术两个层面持续夯实基础。这其中,国潮国风在z世代中的兴起为本土品牌的文化标签打造提供了很好的土壤。另外,在整个行业愈发重视科技创新的风潮中,本土高端品牌的产品力塑造也顺势有了更多丰富的资源和信任背书。
高档化妆品产业显然正走向提升内在竞争力、创新与经验的整合、追求极致完美、重视用户体验和迭代快跑的第三阶段,脱下低端、廉价的旧衣裳,本土品牌向世界发出了高科技、高品质的新名片,进口等于高端的认知土壤正在松动,国货美妆向高端市场进击。
想要了解更多高档化妆品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高档化妆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高档化妆品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高档化妆品行业的市场规模、高档化妆品市场供需求状况、高档化妆品市场竞争状况和高档化妆品主要企业经营情况、高档化妆品市场主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对高档化妆品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标签: